三下乡 |(三)研史明志探真谛,躬身力行惠民生
2025-06-30 来源: 浏览次数:0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红色文化学习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以多元形式助力文化传承与青少年身心建设,在知行合一中践行青春担当。6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翎心永善”实践队继续前进,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寻乌探理溯文脉,深研理论启新思
寻乌调查·1930文化街,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文化载体。在古朴厚重的红色遗址与陈列馆中,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聆听革命故事,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那伫立的长宁邮局,内部陈列着见证寻乌历史发展进程的物件,岁月变迁可谓清晰可溯,让队员们明白要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秉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信念,持之以恒,担当起自己的青春责任。
寓教于乐强意识 身临其境育新知
在“童心港湾”中,通过“防诈知识普及+法治实践体验+普通话推广” 多维方式带领小朋友们遨游知识海洋。活动中,实践队员们通过发放知识手册、讲解亲身经历、互动问答等方式,普及防诈知识,解析电信诈骗手段与防范要点;模拟法庭普法活动中,实践队员们通过法庭庭审角色扮演,按规范程序模拟未成年人“校园冲突”案例,让小朋友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维护合法权益;推广普通话活动则以趣味课堂开展,借绕口令、讲解规范用法、比赛等形式展开,纠正小朋友的发音误区,讲解普通话规范用法,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普通话沟通交流。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红色教育、法治宣传、平安建设、普通话推广等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法治素养与文明意识,使他们在寓教于乐中收获成长所需的实用知识与能力。接下来,实践队将持续搭建校地桥梁,让法治星火、人文之光点亮更多乡村角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文稿/刘创 图片/“翎心永善”实践队 校对/刘周靓 复审/聂上评 终审/韩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