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让思政课堂“活”起来更“传”开来
2025-06-24 来源: 浏览次数:0
按照江西省“大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要求,为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主动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马畅老师在《红色文化十讲》专题教学中深度融入艺术元素,打造“专题+艺术”特色思政课堂,让红色历史“活”起来、革命精神“传”开来。
课堂教学中,马畅以艺术为“桥梁”,以历史为“底色”,创新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课程以《映山红》旋律温情导入,期间穿插学生齐声朗诵《西江月·井冈山》、教师现场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学生情景讲述《朱德的扁担》和学生合唱《强国一代有我在》等环节,用声音触摸历史温度。这些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更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与革命精神的伟大。
课堂突破传统单向讲授模式,综合运用演唱、朗诵、情境讲述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化身“历史参与者”,在艺术体验中感悟“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内核。
参与课堂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演唱、朗诵和讲述,我们更深刻理解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也明白了新时代青年该如何传承井冈山精神。”“从朱德的扁担到今天的‘强国誓言’,革命精神从未褪色,我们要把这份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实践中。”
通过此次特色思政课,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推进思政课改革的有益探索。学院将继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让红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动鲜活,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图文/马畅 初审/刘周靓 复审/杨丽 终审/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