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科学研究
  • 科研信息
  • 优秀成果
  • 科研制度
  • 相关下载
  • 实验实训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教师风采
  • 师资培训
  • 辅导员队伍
人才培养
  • 教学管理
  • 专业招生
党团工作
  • 党建动态
  • 团学组织
  • 团学活动
  • 工会活动
学生事务
  • 奖励资助
  • 就业指导
  • 学生服务
交流培训
  • 对外交流
  • 培训活动
精品课程 红色经典
  • 经典著作
  • 江西红色文化
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经典
  • 经典著作
  • 江西红色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红色经典江西红色文化

工运摇篮——安源

2016-03-11 来源: 浏览次数:0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我国工人运动出现了汹涌澎湃的第一次罢工高潮。其中1922年9月震撼全国的安源大罢工,是中国工运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我党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直接组织和领导这次大罢工的有李立三、刘少奇等同志。刘少奇受中共湘区委员会和毛泽东同志的指派,来到安源后,与李立三一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依靠和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这次大罢工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并在斗争中培养,锻炼出大批党团骨干,壮大和发展了工人组织。

    1922年9月,路矿当局请萍乡县署正式布告查封俱乐部,并一连3个月拖欠工人工资,致使工人生活陷入绝境。工人俱乐部提出保护俱乐部和改善工人待遇等要求,但却迟迟没有得到路矿当局的答复。9月1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致函路矿当局,提出了保障工人权益的三项要求。同时提出:限路矿当局两日内完全答复,“如不圆满答复,即行罢工”。但路矿当局拒绝答复。

    9月14日午夜12时,俱乐部断然发出罢工命令。由萍乡开往株洲的首次列车先行停开。凌晨3时,矿局的供电中断。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李立三任罢工总指挥。罢工工人们挫败了路矿当局收买工贼复工、企图暗杀李立三等阴谋,又派出刘少奇为代表与路矿当局进行谈判,迫使他们答应了工人提出的13项条件。18日早晨,双方签字,罢工最终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

    这次罢工斗争的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养成无产阶级支配社会的潜伏势力”,最终将社会改造成没有阶级压迫、产业公有的社会,而大罢工的主要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则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大罢工的胜利,又使工人们深切认识到团结奋斗的重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的阶级觉悟和组织性。罢工胜利后不久,工人俱乐部的成员就由罢工前的700多人猛增到1.2万多人。路矿全体工人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了以中共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工人俱乐部为公开组织形式的阶级队伍。在此基础上,安源工人俱乐部同粤汉铁路工人联合成立了粤汉铁路总工会,并发起成立了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和汉冶萍总工会,又与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建立了联系。最后,铁路工会联合起来成立了全国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从而大大推动了工人阶级的全国大联合。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工运史上一次著名的罢工事件。在全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中,安源大罢工是当时全国四次主要罢工斗争之一,也是仅有的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罢工。

对于这次罢工及其胜利,刘少奇、朱少连在民国12年8月合著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中曾作了如下评述:“这一次大罢工,共计罢工5日,秩序极好,组织极严,工友很能服从命令。俱乐部共费计一百二十余元,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

安源精神是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中所产生的一种革命精神,其内涵即: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

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不仅为中国革命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而且也铸造和孕育了中国革命一种新的历史精神 ,即“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这种精神是上世纪20年代安源工人革命运动的产物,是安源工人开展革命运动的精神动力,它曾一直指引着安源无数的革命志士勇往直前。

上一篇:我部开设江西省情教育专题

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2008-2021 
电话:0791-87713737